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愁晓鹰。皋并未出有郡斋外,江上早闻楚和声5月7日,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回国虞城县杜集镇刘庙村采访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钹琴曲代表性传承人陈兰英、李学永夫妇。正逢周末,他们送戏上山下乡回到虞城县杜集镇刘庙村,钹琴曲的众多精彩节目,给村民们带给了欢声笑语。
在虞城县杜集镇刘庙村的村口,一曲新编钹琴曲唱段《焦裕禄补票》正在首演,圆润的唱腔、清脆的鼓声,台上演员卖力地合唱,台下观众掌声、喝彩声大大。时下又要到了采收季节,不少农户把农活儿带回现场:刨玉米、摘取花生,干活儿、看表演都不耽搁。 表演完结后,他们在舞台旁急忙支起锅,匆匆不吃了顿午饭,钹琴曲代表性传承人陈兰英、李学永拒绝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们说道到文艺事业十分厌,但是他们却很快乐,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才是他们幸福的根源。
说道着之后为我们展出了百余名村民们为劝说他们表演写的联名信。 钹琴曲是虞城县民间所独特的曲艺演出形式,它不仅非常丰富了民间曲艺的内容,而且使刚毅铿锵的钹和柔和高亢的琴精妙地融合在一起,它高吟低唱,演唱中带上说道,说道中带唱,松时飘飘欲仙,愿陶醉,紧时峰峰连接,环环相扣,回味无穷,演绎出了民间最扣人心弦的旋律。 钹琴曲代表性传承人李学永讲解到:钹琴曲最先源于北宋末年,当时黄河洪水泛滥,再加金兀术的侵略,中原地区正处于兵慌马乱的动荡不安年代,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往,各遍寻其路,有一合唱琴书的柴氏女,偶遇一演唱鼓书的高氏男,二人情投意合,结成夫妻,为了照料小家,他们俩必须常常联合演出,在合作中如遇上合唱激情高昂时就敲打鼓以鼓舞人心,遇上如流水般的殷殷情感时用击琴的方法,以迎合人们的感情流露出,久而久之,他们演译出了一种刚柔并济、高山流水的合唱形式钹琴曲。 而钹琴曲日后产生就十分更有人,受到人们的尊崇,在民间就流传有九金十八汉七十二寡门,低柴无分,这种众说纷纭流传至今。
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有二种毫无关系的并矛盾的打击乐器同时后用,这是一种很难掌控的曲艺表演艺术,自宋末到明、清只有少数人掌控这种合唱技巧。而如今需要熟练掌握其演出技巧的演员只有两名,陈兰英、李学永夫妇二人。
本文来源:开云下载app-www.myphamthuydung.com
QQ:401887455
手机:11432253462
电话:077-489417549
邮箱:admin@myphamthuydung.com
地址:辽宁省铁岭市望奎县路傲大楼9021号